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济南分行辖区能源资源低碳发展,充分发挥山东省人民银行系统绿色低碳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济南分行组织开展辖区能源资源消费及碳排放降耗增效调研工作。通过调研了解各单位能源资源用能及碳排放基本情况,能源分项计量系统、节水节能器具等现阶段节能设施情况,掌握目前节能减排岗位人员情况,用能发现、分析、监督环节存在的主要短板和薄弱环节,为山东省人民银行系统进一步节能降碳工作把握重点和方向。
现状
2022年,济南分行全辖总碳排放35823.65吨,较2021年的37108.84吨同期下降3.46%。从能源类型来看,能源消耗结构正在转型。一是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的直接排放占比较低。2022年,济南分行全辖直接碳排放量2491.03吨,占碳排放总量的6.95%,2020年直接排放量占总排放量18.42%。二是外购电力等能源利用效率仍有不足。2022年,济南分行全辖用电碳排放占总碳排放量62.56%,人均用电碳排放量2.28吨。三是可再生能源使用暂居起步阶段。2022年,济南分行辖区(不含青岛)共有车辆252辆,其中新能源汽车0辆,配有充电桩38个,太阳能集热器281平方米,太阳能光电装机量15.76千瓦。
从辖区情况看,各中心支行发展不平衡。一是降碳趋势不平衡。2022年济南分行辖区18家地市级以上单位中,13家中心支行年度碳排放量下降,占单位总数72.22%,总碳排放量降幅最大的为37.97%,同比上升最大的为9.81%。二是能源结构不平衡。2022年直接排放占比7%以上的4家单位,直接排放占比最低的为0.94%,最高的为27.83%。
实践
济南分行坚持对辖区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数据化、科学化的统筹谋划。2022年11月,全辖18家地市级以上分支机构全部通过国管局等四部委的节约型机关验收,建成率达100%,超额完成原定“2022年全省70%以上地市级以上分支机构创建成节约型机关”的目标。济南分行节能减排工作办公室突出问题、需求、目标、效果导向,指导辖区各单位强化对辖区碳排放各项指标的数据分析。持续优化能源使用结构,督促各单位分批、有序对高耗能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提升能耗设备管理能力和运行水平。如指导东营市中心支行安装使用磁悬浮中央空调,改造后空调压缩机采用变频智能控制,根据大楼制冷总量调节用电量,夏季空调充分启动后,时耗电量为20-30度,较原来老式中央空调耗电降低约70%。
加大对辖区营造节约氛围的宣传力度。近年来济南分行重点组织开展辖区节能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注重传统和新兴媒介结合,利用简报、橱窗、横幅、展板等传统工具的同时,在微信平台、电子显示屏广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节能活动情况等。济南分行制作的微课程作品,荣获总行“系列微课程”三等奖;辖区青岛中支“五化管理显实干 暖心服务见真情”反食品浪费视频作为人民银行系统代表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刊用;威海中支编写的《践行垃圾分类 强化源头处理》被国管局评为2021-2022年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典型示范案例。
组织辖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调研交流。济南分行机关联合人事部门,多次组织辖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培训班,对节能、节水、垃圾分类、撰写能源分析报告等内容进行解读培训,组织节能业务条线新职工参与总行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远程培训,使辖区节能工作人员及时跟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形势、新思路。有针对性地在辖区开展节约工作调查研究,鼓励辖区地市中心支行横向、纵向开展业务交流,并积极向总行《央行后勤》《后勤工作动态》、分行《节能减排信息》等刊物投稿。
问题
2022年,济南分行亟待找准工作短板,加大定向节能目标。
一是能耗统计数字化水平不高。目前济南分行尚未建立能耗数据统计全省联网平台,辖内能耗统计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建设较慢,通过系统自动采集能耗原始数据,能耗指标分析预警、能耗定额个性化管理、碳排放量自动核算等功能仅停留在设计层面,
二是高耗能设备改造难度大。从调研情况看,辖区多数中支普遍面临办公楼使用年限长,线路老化问题多发,经费紧张局面。由于资金紧张,节能项目存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哪里紧急修哪里”问题,未能做到对办公区域进行系统维护维修,存在能源资源节约工作效率变低情况。如,部分中心支行办公楼中央空调线路、泵、塔系统互为一体,一方出现问题,势必牵连整个循环系统。由于资金紧张,当前仅能泵坏了修泵,管坏了修管,不能对整体线路统一改造维护,存在问题连环多发风险。
三是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力度较低。根据碳排放折标系数来看,为推广能源资源节约工作,应减少使用汽油、天然气等直接排放源,增加用电间接排放。2022年济南分行对辖区光伏进行专项摸底调研,发现山东省光照禀赋较弱,多数地区光照采集发电量无法覆盖前期建设投入,导致济南分行辖区光伏、光热项目进展较缓,光伏发电装机量较小,充电桩较少。在过紧日子的要求下,也尚未配备新能源汽车。
四是节能减排专业人才配备不足。济南分行辖区地市中心支行后勤服务中心与办公室合并,原有承担节能减排的工作人员年龄较大,新入职员工多数分配至其他科室其他专业。导致节能工作人员精力多集中在内部维修、保洁、物业、食堂、车辆管理等工作,落实到节能工作精力有限且缺乏专业性,易造成工作拓展内部动能乏力,和工作落实上的“洒水式”“过场式”现象,多数工作人员仅满足于完成上级指示要求,自主开展节能工作创新探索动力较弱。
对策
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减少汽油、天然气等直接排放量,推广使用电能等间接排放。通过公车管理进一步减少汽油使用量,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购置电炊具,减少食堂炊事设备天然气使用量。计算供暖成本,空调机组供暖尝试使用集中供暖、供电供暖。
持续推进绿色办公。提高绿色低碳转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倡导简约适度的工作理念,持续推动绿色办公使用绿色产品。优先采购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在办公区域张贴设备节电、随手关闭等各类提醒标识,开展“135”低碳出行活动,利用电子渠道办理公文、处理事务、传递资料。
强化统计监督考核。健全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台账,督导辖区各单位进行全面季度、年度分析。通过单独分项计量统计的数据,比对历史用能数据和近日用能趋势,及时发现异常用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杜绝跑冒滴漏和浪费能源现象;将年度能源资源消耗定额进行按月分摊,折年统计,对月度、季度、半年度消耗定额使用情况及时分析,对超出部分进行预警;节能工作人员对单位能耗、人均能耗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定额管理,对水电油气热等能源分区域、分类别、分周期多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及时跟进消耗进度。
突出抓好节能宣传。注重宣传常态化、节点化、特色化,让节能知识随时可学,节能宣传随处可见,将节约节能理念传递到每一位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作为参与者、践行者担当节约工作的“助推器”。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粮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为契机,周密制定相关主题宣传方案,利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低碳宣传活动,培育引领低碳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