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基本情况
山东建筑大学创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兴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学校积极践行“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和“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经世致用、造福桑梓”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2万名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占地2400余亩,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教职员工2217人。根据用能数据,学校年度能耗消费量相对稳定人均能耗逐年下降。2021年学校综合能耗消费量为5277249.35kgce标准煤,2022年学校综合能耗消费量为4814337.98kgce标准煤,较上一年度下降了约8.77%。2021年度学校人均综合能耗为:180.26kgce/(p•a)低于高校能耗定额指标基准值278.9kgce/(p•a)的要求;2022年度学校人均综合能耗为159.77kgce/(p•a),低于高校能耗定额指标引导值164.9kgce/(p•a)的要求,人均综合能耗较上一年度下降了约11.36%。
学校始终坚持“教育事业发展与节能节水同步,强化管理和节能节水技术应用并举”的指导方针,以构建绿色智慧、资源节约型校园为目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宣传教育、强化资源管理、完善设施建设、推动产学研用等系列措施,深入开展“绿色低碳校园”“节约型公共机构”等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果。学校先后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百家节能先进典型”“全国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山东省节水型高校”“山东省节水标杆单位”。
二、工作措施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能源计量和统计体系,实施了能源审计和能效提升计划等。学校使用本校科研技术,对能源消费实行严格的管理,对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的照明、空调及其他用电设备,严格履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大型设备采购节能产品使用比例100%。进行精细化智能控制,解决了行为浪费、待机功耗等问题,节约效果显著。山东建筑大学在建筑用能智能化管理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得益于其不断升级完善的节能监管平台。该平台自2012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以来,经过多年的持续升级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平台。
这一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实现了对校园内各类建筑、设施用能的全面监测和管理,为学校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全面覆盖的能源监测: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校园内水、电、热等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确保对校园能源使用情况的全面掌握,对能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2、智能化的能源管理: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平台能够自动对建筑物的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高效的能源调度和优化:通过采用多种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和设备,可以对建筑物的照明、空调、采暖等方面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在照明方面,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灯具的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同时可以根据环境光照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照明灯具,实现节能减排。
在空调方面,采用智能化的空调控制系统,实现无人自动关闭空调、定时自动关闭空调、限制空调开启温度,远程开、关空调或设定室内温度等功能,在保证空调效果的前提下,大幅节省电费支出,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在采暖方面,采用智能化的采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等参数,结合作息制度自动调节采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温度,实现分时分温的供暖自动控制。
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学校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等适宜场地空间,安装1MW光伏发电设施,校区内部分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90余盏,每年可节约123.5吨标准煤。
4、可视化的能耗公示系统:将校园内的能耗情况以图表、图形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和掌握能耗情况。这有助于提高全校师生的节能意识和责任感,共同推动校园的节能减排工作。
5、持续的升级和维护:学校的技术团队不断改进和优化平台的功能和性能,确保其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满足不断变化的校园能源管理需求。这有助于提高平台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学校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持续的支持。
6、与智慧校园建设相结合:在智慧后勤、智慧能源、智慧运维服务、智慧报修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比如,学校的线上“随手拍修”平台,手机填写维修区域类别提交报修,维修人员5秒收到短信,清楚的知道时间、地点、联系人、维修内容等信息,极大程度的提升管理效率。同时,通过对维修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维修问题,避免因维修不及时造成的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山东建筑大学的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体系,具有全面覆盖、智能化管理、可视化展示等多方面的优势。这一平台为学校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工作成效
山东建筑大学的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平台在建筑用能智能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该平台取得的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大幅节省电费支出,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据统计,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学校每年可以节省约10%的能源费用,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用于其他重要领域,如教学、科研等,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
除此之外,平台的使用提高了学校的能源管理水平和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和人工错误,提高了管理质量。这有助于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2、社会效益:山东建筑大学的不仅为学校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具有广泛的社会示范带头作用。近年来,学校每年平均接待近百余所高校、单位校参观交流平台使用及运维情况。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平台的成功应用,对全国高校建筑用能智能化管理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平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校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还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分享和交流平台的使用经验和技术成果,山东建筑大学为推动全国高校建筑用能智能化管理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平台所采用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也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社会能源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3、生态效益:通过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平台的应用,山东建筑大学实现了对校园内各类建筑、设施用能的全面监测和管理,为学
校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平台通过采用多种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减少了校园内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学校每年可以减少约10%的能源消耗量,相当于减少了约3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为学校和整个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平台的应用还提高了学校的环保形象和社会声誉,增强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