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钱多办事 不花钱办成事
——东营市机关事务局以市场化手段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

发布日期: 2021-01-13 10:20 来源:东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政府少花钱、乃至不花钱办成事,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重要指示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东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立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聚焦中心工作,深挖政府资源红利,引入多元市场主体,创新“两定一竞”市场化机制,即“政府定功能、定标准,潜在服务商竞投资(让利)”,在零投入的前提下,建成了“两系统、三平台”(智慧餐厅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综合管理平台、阳光采购平台、绿色产品交易平台),实施了办公楼屋顶光伏发电、政府服务大厅食堂硬件设施配套、市技师学院等教育机构合同节水改造等项目。在办公楼安全鉴定、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等工作中,相比市场价格服务商普遍让利15%以上。市机关事务局“两定一竞”的经验做法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机关后勤》刊载并推广。

一、实施制度标准建设,夯实“两定一竞”制度基础

    一是理顺管理机制,健全制度规范。全面履行机构改革后市委赋予机关事务局的职能职责,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出台全省首部地市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东营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东营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按照事权统一原则,明确由机关事务部门统一负责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登记、规划建设、调配处置、维修改造和物业规范工作,统一负责公务用车编制管理、标准核定、购置经费、采购配备工作,为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扫清制度障碍。

二是聚拢政务资源,打造规模优势。以集中统一管理为导向,组建由财政、自然资源、机关事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将118栋市级党政机关办公楼不动产权属统一转移登记至机关事务局名下。结合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和大数据建立,集中对112栋办公楼用能情况开展能源审计。针对市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分散、规模偏小、议价能力偏弱的现实,对年度花费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市级党政机关物业服务项目统一招标,建立物业服务企业数据库,单位面积收费降低15%—25%。

三是深化标准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升改革后的服务管理水平,市机关事务局以开展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工作为契机,制定《东营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搭建起涵盖基础通用、事务管理、保障服务、内部支撑等4个方面、10个体系的标准框架,编制标准文本87项,明确保障服务管理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标准规范及考核评价等指标,为市场主体参与后勤保障提供硬性约束。制定发布的《绿色机关建设指南》成为东营市有地方标准制定权以来的第一个地方标准;组织编写的《绿色机关食堂建设指南》地方标准也获批发布,是全国首部以“绿色”为主题的食堂建设管理标准;《绿色物业管理服务指南》地方标准近期组织专家评审,计划尽早发布。以“绿色机关”为统领,“绿色食堂”“绿色物业”为支撑的绿色后勤服务体系已现雏形。拟定的《机关食堂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为全省党政机关食堂内控工作提供了通用文本。

二、优化政务资源配置,夯实“两定一竞”项目基础 

一是主动换位思考,挖掘红利清单。坚持合作共赢,运用市场思维,深挖政府在资金、人才、信誉及大数据等方面潜在资源红利,找准利益契合点、项目对接点,推动市场化运作。比如,针对建设高标准智慧餐厅的资金难题,通过设立对公账户、合作宣传推介、支持优质客户开发等潜在经济利益,没有花政府财政一分钱,达成由金融机构投资建设智慧餐厅的合作协议。据统计,齐鲁银行东营分行在智慧餐厅建设过程中,仅新开卡用户便达7000余人,优质客户信息数据资源的收集运用,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今年4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山东机关事务》刊发《科技金融赋能、智慧餐厅增效》,专题介绍我市智慧餐厅建设的经验做法。

二是上门广泛对接,搭建企业主体数据库。为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自主竞争优势,机关事务部门广泛搜集市内外金融机构、专业化公司机构、公益性社会组织等主体信息,围绕项目建设需求逐一建立企业库,发挥市场的竞争优势,在沟通交流中优化建设方案,寻求合作切入点。仅在智慧餐厅建设过程中,便先后与30余家金融机构进行对接,修订项目建设方案数次,确保了政府利益最大化。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推动合作共赢。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工作思路,针对潜在红利较大的事项,策划推出智慧餐厅建设、公务用车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等单体项目。针对潜在红利优势不明显的事项,诸如国有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办公用房屋顶防水工程项目,将其与政府直接投资的办公用房面积测绘、屋顶光伏太阳能项目进行捆绑,发挥政府投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无偿或让利实施项目,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运作设计规范,夯实“两定一竞”实施基础

一是坚持统一功能设计。围绕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公务接待及餐饮服务、物业服务等“4+2”主干业务,按照“以集中统一管理为主体,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两翼”的思路,统一制定项目建设规划,提出项目建设需求,明确相关功能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管理使用需求。比如,为充分整合办公用房数据资源,统一编制国有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规划和技术规范,最终确定信息系统建设需实现智能化图形管理,能够对办公用房调配、使用、维修、统计等信息进行动态监管。

二是坚持设施配套兼容。为充分保障项目建设运行的可持续性,项目实施前,根据智慧餐厅、公务用车智能化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功能设计要求,由政府部门统一制定项目硬件配套设施清单及技术标准,最大限度的保障不同品牌、类型设备的可兼容性,防止在后续项目建设中,相关企业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壁垒而“漫天要价”。比如,在智慧餐厅建设标准中,明确提出刷脸就餐、在线点餐、云柜取餐、营养分析等软件及智能结算台等硬件设施功能设计标准,并约定将软件版权转交至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为后续项目建设铺平了道路。

三是坚持竞争投资让利。为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热情,实现政府利益最大化,确定对同一事项必须引入两个及以上主体参与竞争。同时,为确保项目运作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按照项目建设需求,逐一组建由建设部门、一线职工及专家组成的“竞利专家库”,全过程参与项目的计划、沟通、招标、实施、盘点、监督等工作。目前,所实施的项目均运转良好,未收到任何投诉。

四、强化绩效评价,彰显“两定一竞”工作成效

一是节约了运行成本。通过“两定一竞+”市场化运作,目前已节省财政资金726.5万元。其中,齐鲁银行东营分公司投资88万元建设了智慧餐厅信息管理系统,配套了智能结算台、保温台、自动售货机等硬件设施;东营惠通测绘有限公司投资60万元(含3年维保费用)建设国有资产综合管理系统;航天九通车联网有限公司投资60万元开发智能化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含加装GPS定位系统);山东康润鲜公司投资66万元建成了机关食堂阳光采购平台和绿色产品交易平台;山东中旭能源有限公司投资5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节省办公楼顶防水资金99.6万元;山东水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投资226.4万元,实施完成了市一中、市二中及技师学院免冲水小便器设备改造,其他学校的改造项目还将陆续投资。通过集中统一采购,办公用房能源审计公司让利25.5万元,办公用房测绘和安全鉴定公司让利101万元。

二是增强了服务保障能力。“两定一竞”工作中,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参与,既提升了服务保障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又破除自我保障、分散保障格局,强化了资源统筹利用,促进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餐饮保障、物业管理等工作效能的提升。

三是提升了政府开放水平。“两定一竞”改变了传统的财政资金“托底式”保障思维,实现了政府少投入甚至零投入实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同时,通过引入企业参与服务保障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管理的透明度,避免了部门单位间保障不均衡、铺张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为贯彻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建设廉洁型、开放型、节约型机关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