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风骨——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有感
发布日期: 2022-04-29 11:11 来源:机关第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作者:刘子潇

西南联大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南迁组建的临时性大学。这所大学只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却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余名“两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西南联大是如何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创造出这样的教育奇迹的?答案可以从《西南联大行思录》中窥知一二。

此书作者张曼菱在十余年间遍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用文学化的语言对西南联大的那段历史作了纪实性描述。读这本书就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听那些老前辈讲述他们的求学往事,讲述南迁的所见所闻,讲述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和西南联大前的铮铮誓言,西南联大人的精神面貌和赤诚担当跃然纸上,让我深受感动也深受震动。

西南联大的历史可以分为“南迁、建校、北归”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体现着西南联大的精神和风骨: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信念。西南联大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转折于国难当头之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被迫南迁湖南长沙,后因战火逼近长沙,一千余师生又兵分三路西迁到云南昆明。其中最艰苦的一路,师生们徒步三千五百里,横穿湘黔滇三省,历时68天,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文化长征”。这一路的艰辛与笃定,走过的人最为刻骨铭心。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在北平沦陷时潜入日军占领的清华大学,冒死取回当时中国唯一的50毫克镭装在咸菜坛子里,紧紧抱在胸前,从北平一路步行到长沙,到达长沙时,西装革履的教授变成了衣衫褴褛的乞丐,因为镭的放射性极强,他的胸膛已被灼伤。正如英勇将士在抗战前线浴血奋战,西南联大的师生在另一个战场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他们相信,敌人摧残了艺术城,破坏了象牙塔,却毁灭不了几千年继承的文化种子。他们在战火中赓续中华民族的文脉,守护科学救国的希望,孕育中国革命的火种。书里写道,“世界上再没有一个民族,如此执着于它的山河大地和文化传统,如此视尊严高于生命,将培育后代视如自身的延续。他们已经做好了为这个民族坚守文化与教育阵地的一切准备和牺牲。”

“刚毅坚卓、求知求索”的精神。到达昆明后,西南联大正式成立。物质世界的匮乏与精神世界的富足,成就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气质。住宿是茅草屋,教室是铁皮屋顶,一到下大雨时声如擂鼓,教授只好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教学设备、资料课本更是极其匮乏,需要师生们手抄自制。随着战争规模扩大,日军整日轰炸,危险时刻存在,“跑警报”已成家常便饭,即便如此,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书照读、学问照做,完成了大批学术巨著,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正如梅贻琦所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的学生在半饥半饱、半工半读的状态下求学,反倒各个觉得十分幸福愉快,因为每天都在听“大师课”,精神是极大丰富和满足的。这些年轻人关心的不是求田问舍、个人前途之事,而是在追求科学真理、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在探寻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方法道路。

“共赴国难、救亡图存”的担当。抗战期间战事吃紧,面对山河沉沦,西南联大的学生无法“一心只读圣贤书”,纷纷投笔从戎,前后有1100多名学生奔赴战场。有人飞行于驼峰航线,出生入死;有人参加了芷江受降,百感交集,还有很多人把青春定格在永垂不朽的英名中,用鲜血灌溉了祖国的大地。其中就有年仅19岁的经济系学生缪弘,他牺牲后仅11天,日军投降,他在诗作《血的灌溉》中写道:“没有足够的食粮/且使我们的鲜血去/没有热情的安慰/且拿我们的热血去/热血/是我们唯一的剩余……自由的大地是该用血来灌溉的/你/我/谁都不曾忘记”。

史海钩沉,岁月洪荒。如今西南联大已不复存在,但是这种“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家国情怀,在炮火威胁下不屈不挠的斗争胆魄,在困难环境中潜心钻研的坚强信念,在民族大义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作为。

西南联大的校歌里有这样一句:“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现在已经无需我们直面炮火硝烟拯救国家危亡,我们可能也无法像大师巨匠那般伫立时代潮头建立非常之功,但是不管在什么时代,情怀和理想,赤诚与担当,永远值得我们青年人崇尚和追求。面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改革创新发展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体现机关事务人的使命担当。